研究生就业率再创新低,职业教育才是就业根本
2012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其中硕士生584416人、博士生67216人,十年间翻了一倍。2005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且就业率开始下降。2009年至2011年,硕士生就业率不及本科生。有的大学老师表示,从就业市场来看,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联系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扩招背景,研究生就业拼不过本科生,似乎从扩招那一刻就已注定。
从2003年至今,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一倍,可急遽膨胀的招生动力并非来自学术发展、行业发展的内在诉求,而是带有浓厚的人为推进因素。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研究生扩招,其根本原因是为了释放本科生的就业压力。简言之,扩大研究生招生,是延缓就业压力的一个调剂工具。
如今这种被动扩张的负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一方面,这部分暂时被规避的就业压力,最终还是要通过市场来解决。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与这种就业压力的“延迟”释放不无关系;另一方面,面对高速增加的研究生数量,相应的研究生教育资源却并未及时跟进,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最终影响到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研究生教育并非本科生教育的延续,高学历群体的增加必然要求一个相对应的高门槛就业市场来接纳。但就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情况而言,这种供需显然是不对称的。美国2009年的研究生数量是65万人,我国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直逼美国,达到了58万人。但是两国研究生的数量并不能真实反映出两国知识产业在规模上的差距,即便抛开研究生质量之于就业上的负面影响,在相关创新、科研产业未能达到相应规模前,我国的研究生数量就处于一种过剩的状态,就业难也就理所当然了。
目前学生们的读研动机,属于真正研究兴趣和欲望的,恐怕相当有限。但大家还对考研趋之若鹜,一方面是源于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来源于许多单位对高学历的盲目消费,连一些高中生都能做的窗口行业也要求研究生学历,无形中导致了考研人数的增加。
研究生教育的高速膨胀与就业率的低迷,脱胎于功利化的教育思维。这种功利化思维从一开始就为研究生教育埋下了隐患。在一切“以就业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下,学校无意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此时市场也尚未有足够的高端岗位…多重因素累积之下,才酿出了研究生就业难这枚苦果。
研究生本科的难就业,也是现在职业教育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好的就业是我们上学最根本的目的。选择北大青鸟IT职业教育,让你好就业比研究生更符合市场需求!
更多相关文章可访问:http://www.hnbenet.com/
本文由站河南北大青鸟校区整编而成,如需了解更多IT资讯类的文章、新闻、课程和学习技巧、就业案例、招生详情等问题,可以对在线咨询老师进行一对一问答!
推荐资讯
- 北大青鸟郑州校区2021年怎么招生... 2021-03-09
- 河南实力好的技校... 2020-01-07
- 北大青鸟再获肯定! 荣膺腾讯教育... 2017-12-06
- 北大青鸟郑州S2T04班高兵兵:让青... 2013-04-03
- 2013报什么专业有前途... 2013-06-03
热点资讯
- 郑州北大青鸟翔天信鸽校区毕业学... 2023-05-05
- 即将毕业的你知道这些求职潜台词... 2022-05-20
- 郑州北大青鸟翔天信鸽学生上周最... 2022-03-09
- 郑州北大青鸟翔天信鸽就业周喜报... 2021-10-13
- 郑州北大青鸟翔天信鸽学校就业喜... 2021-08-31